学校主页 English

关于开展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

发布:2025-07-04来源:

关于开展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预通知


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服务奉献中厚植家国情怀,增长见识才干,强化使命担当,在“行走的思政课”中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根据省教育厅和团省委有关通知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现将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预通知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25年7月-8月

二、参加人员

河北大学师生

三、实践内容及方式

(一)实践内容

立足“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实践育人目标,围绕理论普及宣讲、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文脉、助力科技创新、促进乡村振兴、倡导绿色发展、服务社会治理、投身卫国戍边、省情民情调研等9个方面组建团队(具体团队类别参考《附件1: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类别》)。

除以上实践团外,鼓励师生组建“思政+”社会实践团队,将实践活动与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鼓励师生深入基层一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结合学科专业广泛开展特色实践服务。

(二)实践方式

1.组队社会实践

各学院结合品牌项目,组建社会实践团队,集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人数不少于3人,指导教师一般在1-5人。

鼓励45岁以下青年教师特别是思政课教师,以及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等组建实践小分队。对于团队成员不少于10人、且45岁以下青年教师(应包括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不少于4人的师生混编团队,校团委将择优推荐为省级实践小分队。

专项组队社会实践另行通知。

2.自主返乡社会实践

2024级本科生:围绕“四个一”红色暑假作业(“开展一次红色历史调研”“阅读一本红色经典”“讲述一位革命先烈的故事”“进行一次红色志愿服务”),四选二开展自主返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沉浸式国情体验中受教育。

2022-2023级本科生:立足学科专业,结合学年论文、学业实践等要求,深入企事业单位、基层一线、重点行业开展调查研究、岗位实践、深度访谈等实践活动,从中了解行业趋势、理解岗位需求,提高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

硕士博士研究生:结合“青年实干家计划”,聚焦地方发展和民生关切,鼓励利用暑期深入社会,产出更多实践成果和学术成果,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四、日程安排

(一)7月1日-7月7日:招募组队阶段

学生结合专业、特长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并填写项目申请书。学院对实践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准予上报的团队,填写立项信息汇总表,于7月7日15:00前,将项目申报书word版、学院立项信息汇总表excel版发送至邮箱hbuuclanjingsai@163.com,同时,指导团队在2025“三下乡”小程序中(可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报备(相关操作流程,待团中央发布后续工作要求后,另行通知)

学院从报名团队中推荐重点项目。重点团队需在开展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完成“办好一件惠民实事、进行一场主题宣讲、开展一次结对共建、提出一项务实建议、撰写一份调研报告”等“五个一”实践任务。被推荐为省级重点项目的,还需完成1份不少于5000字的调研报告。

校级学生组织组建的社会实践团队由社团工作部统一汇总报送。

(二)7月初-7月中旬:实践培训阶段

校团委审核社会实践项目,确定立项名单,组织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专项培训。

各学院可视工作安排组织本单位社会实践专项培训。

(三)7月-8月:实践开展阶段

1.组队社会实践

各团队根据实践计划积极开展活动。鼓励实践团队运用多媒体手段,以照片拍摄、微视频录制等方式记录活动亮点、实践足迹和活动成果等相关内容并广泛宣传,尤其注重通过自媒体传播,随时分享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

2.自主返乡社会实践

2024级学生从“四个一”红色暑假作业中任选两项完成,并形成调研报告、读后感、红色故事讲述、服务报告等(1000字左右),拍摄实践照片5—10张。学生可通过照片或短视频的形式,配合简短感悟,发布于QQ空间、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等自媒体平台,发布时可在文案中标记#河大2025红色暑假作业#

其他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自行开展自主返乡社会实践。

(四)8月下旬-9月:活动总结阶段

学院做好组队社会实践和自主返乡社会实践材料收集、整理、总结工作,并于规定时间内报送至指定邮箱。其中,组队社会实践需在“三下乡”小程序内完成结项,具体流程另行通知。

(五)9月-12月:表彰展示阶段

校团委组织评审,确定优秀项目、团队和个人。组织社会实践报告会展示实践成果。

各学院可自行或联合组织社会实践报告会。

六、相关要求

(一)周密安排部署,提高实践质量

各学院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统筹校内外育人资源,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周密安排部署,完善全流程管理,规范做好宣传动员、立项报备、全流程管理、实践总结等组织工作,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做到事前有设计、事中有监管、事后有成果,力争每名学生在校期间至少参加1次实践活动。积极鼓励实践团队和个人参加“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优秀调研报告征集”、“镜头中的三下乡”、“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征集”等系列活动,展示实践成果。

(二)做好宣传总结,形成工作闭环

各学院要实时跟进校内实践团队进度,对实践活动成果进行不定期展示和经验交流分享;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形式;积极鼓励实践团队和个人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宣传;要做好活动总结,及时将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固化为工作路径;要努力推进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引导师生将社会观察、调查研究和感悟思考等成果转化为建设性意见和举措;要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调研成果基础上形成作品,积极参加学术科技竞赛等。

(三)强化安全保障,守牢风险底线

各学院要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安全教育管理,教育实践团队自觉遵纪守法,做好安全应急预案,坚决防范化解意识形态等各类风险;实践师生要增强安全意识,充分研判天气变化和自然地质条件等,安全有序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学院应在团队出征前签订好《河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2025年)》。


联系人:范靖杰

联系方式:15175107275

电子邮箱:hbuuclanjingsai@163.com


附件1: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类别

附件2:河北大学2025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请书

附件3:xx学院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立项信息汇总表

附件4: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结项书封面样式及要求(参考)

附件5: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自主返乡社会实践登记表

附件6:河北大学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材料提交说明

附件7:河北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安全承诺书(2025年)

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

共青团河北大学传媒与创意学院委员会

2025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