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第二届‘美育赋能冀忆乡情乡村艺术创作大赛”的通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教体艺〔2023〕5号)和中宣部《关于开展2025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通知》(中宣发〔2025〕5号)文件要求,创新开展集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人文升华的社会实践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驻村帮扶工作,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联合开展第二届“美育赋能,冀忆乡情”乡村艺术创作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河北省教育厅、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二、承办单位
保定市顺平县大悲乡北大悲村委会,石家庄铁道大学驻北大悲村工作队,顺平县顺安绿生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协办单位
各高校驻村工作队及所属地市教育局、文化和旅游局
四、活动主题
“美育赋能,冀忆乡情”
五、参赛单位
各普通高等学校。
六、活动时间
时间:即日起至9月。
七、活动安排
(一)报名阶段(即日起-6月10日)
各高校结合本校所包联乡村的具体情况选取创作实践的具体位置。各单位需综合考虑建筑风格、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因素,紧扣活动主题开展艺术创作。6月10日前完成报名,学校评审后向组委会推荐3项作品。
(二)作品落地阶段(6月15日-8月15日)
8月15日前,参赛团队完成设计作品的现场落地建设。
(三)评审阶段(8月20日-9月30日)
8月20日前,各参赛团队将作品实景照片及短视频上传至大赛网络平台。
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对作品的评选。评审过程包括:线上初评、实地考察、集中评审三个阶段。
八、奖项设置
大赛组委会按参赛作品数量的百分比确定一、二、三等奖,优胜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若干,并为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荣誉证书。
九、有关要求
(一)参赛作品题材内容应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建设的辉煌历程,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以及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参赛作品内容应主题鲜明、健康向上、创意新颖,与村落整体环境、公共区域、文化传承相契合,不得出现消极、负面以及违背公序良俗的内容。
(二)参赛作品类别以环艺景观设计为佳,可利用农村各类物品、既有建筑、土地及其附着物进行艺术创作,材料应适合户外应用及展示,作品应有耐久性,且不得对现有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三)参赛作品照片限3~6张,大小为2M~14M,jpg格式,像素不低于1200万。拼接、PS或运用图片软件调节等任何非原始拍摄的改编作品不得参赛。
短视频1~2分钟,大小不超过60M,MP4格式,清晰度不低于1080P。内容需包含参赛作品的创意设计、制作过程及成品展示,画面清晰连贯、文案真实具体、解说语音清晰。
(四)参赛者应对参赛作品的原创性负有全责,不得抄袭他人(包括网络)作品,如涉及法律问题主办方概不负责。所有作品主办方可以无偿使用,主办方拥有宣传、展览等权利。
(五)本活动不收取报名费,作品制作、食宿、交通等费用由参赛单位自理。每支参赛队伍限指导教师1-2名,学生3-5名。
(六)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十、材料提交
请各参赛人员于6月5日前,将报名表、汇总表的电子版及加盖公章的扫描件发送至邮箱.
8月20日前,学校上报的参赛作品团队需将定稿照片及短视频上传至河北省“美育赋能,冀忆乡情”乡村艺术创作大赛平台。网址:http://xcyscz2025.mh.chaoxing.com(平台开放时间:8月15日至20日)。平台技术支持:刘静18533243511。
联系人:安琴杨
电子邮箱:hbuuclanyl@126.com
联系电话:0312-5073398
共青团河北大学传媒与创意学院委员会
2025年5月16日
附件1:乡村艺术创作大赛报名表
附件2:乡村艺术创作大赛汇总表